轉(zhuǎn)載 | 為人父母,最不該對孩子說的10句“毒話”,你說過幾句? | 十一精選

發(fā)表時間:2018-10-10 08:54

本期插畫作者:LOST7

多少為人父母,

在用惡毒的語言,

把孩子推向深淵。


作者 | 劉娜   來源 | 閑時花開(ID:xsha369)


01

第一句

“我最討厭上班了?!?/span>

“想想上班,我就頭大?!?/span>

“哎呀,又該上班了。”

“要是不上班,就好了?!?/span>

“我最討厭上班了?!?/span>

諸如此類的話,你經(jīng)常在家說嗎?

有段時間,我因為種種原因特別想辭職,就忍不住經(jīng)常在家發(fā)這樣的牢騷。后來,兒子也經(jīng)常向我抱怨:

“一想到上學,我就煩。”

“哎呀,又該上學了?!?/span>

“媽媽,我能不能不去上學?!?/span>

“要是不上學就好了?!?/span>

一開始,我并不在意。直到有一天,我剛說完不想上班,他馬上就說不想上學,我才意識到,自己對工作懈怠的態(tài)度,正影響到兒子對讀書的熱忱。

家庭就是磁場,父母就是情緒傳染體,而弱小敏感的孩子是最易感染者。

動不動把討厭工作放到嘴邊的父母,如何教養(yǎng)出熱愛學習的孩子?

正確的做法是:

如果無法辭職,就盡量少發(fā)牢騷;如果忍不住發(fā)了牢騷,就說:“我雖然不是很喜歡這份工作,在沒找到更好的之前,還是把它做好吧?!?/span>

為人父母,要直面工作的繁重和壓力,用積極而樂觀的行動讓孩子明白,爸媽要努力賺錢養(yǎng)家,孩子要好好學習健康長大,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該肩負的責任。

02

第二句

“誰讓我們家這么窮!”

“咱家不是沒有錢嘛?!?/span>

“誰讓咱家這么窮呢?!?/span>

“像我們這么窮的人,啥都別想了?!?/span>

這樣的口頭禪,你經(jīng)常當著孩子的面說嗎?

我至今記得小時候父母抱怨貧窮、為錢發(fā)愁的樣子。

以至于多年后的夢里,還總是夢見父母為錢奔走的身影、自己繳不起學費的尷尬。

由此而來的過分自卑和恐懼意識,就像流淌在身體里的血液,在長大成人后依然清洗不掉:對自己過于節(jié)儉,對金錢過分謹慎,對未來總是憂慮。

窮人家的孩子被富養(yǎng),固然是一種病。


但一味地在孩子面前說窮,更給他灌輸不安全的金錢觀,長大后要么過分苛責自己,要么過于愛慕虛榮。

正確的做法是,坦誠地告訴你的孩子:

我們家不富裕,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不斷努力,會越來越好。


掙錢是父母的事兒,你只管安心讀書,學有所長,將來自然可以找到掙錢的門路。

比物質(zhì)貧窮更可怕的,是用貧窮的思維禁錮孩子的一生。

多少父母自己缺乏努力和嘗試,一生活在擰巴和仇富里,還把這種無能和戾氣撒到孩子身上,讓孩子一生活在負罪感里。

03

第三句

“我真后悔和你爸結(jié)婚!”

“我真后悔和你爸爸結(jié)婚。”

“我和你媽媽結(jié)婚真是瞎了眼了。”

“你爺爺奶奶真是太差勁了?!?/span>

家人之間發(fā)生矛盾,心懷怨氣者在情緒無處發(fā)泄時,會把臉色或不滿甩給孩子看。


短暫地看,內(nèi)心當時的確得到了釋放。但長久地看,這會對孩子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小孩子不理解大人間的紛爭。他只知道誰真愛他,他就愿意靠近誰。


當我們把怨氣撒向孩子后,如果抱怨的恰是他最信賴的人,他就因懷疑和迷茫,陷入恐懼和分裂。

久而久之,他對原本依賴的親人和家庭,會產(chǎn)生逃離和疏遠。所謂叛逆,便是如此。

如果非要當著孩子的面說問題,陳述客觀事實,避免情緒用事:

你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這樣做,讓我很傷心,我抽空要和他聊聊。


我知道,他很愛你。相信我,我會處理好的。我也愛你。

為人父母,最最忌諱的一條,就是因為大人間的紛爭,讓孩子內(nèi)心不安,余生動蕩。

04

第四句

“要不是因為你,

我早就不活了。”

“我不離婚,還不是因為你?!?/span>

“我這些年苦苦撐著,就是想給你一個完整的家?!?/span>

“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不活了。”

這是很多父母,尤其是母親,在對婚姻和男人失望至極時,最喜歡脫口而出的話。

這些話表面看,好像表達的是“我愛你,所以我不愿放棄”,但給孩子潛意識戴上的枷鎖卻是“我是媽媽的累贅,因為我,媽媽才受這樣的苦難?!?/strong>

“我是一個罪人”的負罪感,會讓孩子的靈魂一生得不到舒展。他要么隱忍沉默,自戕自傷,他要么過度承擔,背負終生。

如果你的婚姻不幸,請告訴你的孩子:


這是媽媽一個人的選擇,這不是你的錯。


不管怎樣,我都會好好生活。因為我愛你,更因為我想變成更好的自己。

婚姻的幸與不幸,說到底,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和命運。我們不該把自己無法承受之重,推到無辜的孩子身上。

05

第五句

“我怎么會有你這樣的孩子?!?/span>

“你看人家誰誰,你再看看你?!?/span>

“要知道你這樣,我就不要你了?!?/span>

“我怎么會生下你這樣的孩子?!?/span>

這些氣話,在焦灼無望的時候,從父母嘴里說出來,簡直是分分鐘的事兒。

這世間多少事兒,都是一時逞快容易,再想收回來就難了。

有證據(jù)表明,那些有暴力和犯罪記錄的人,小時候都曾遭受過父母言語的嫌惡。


自我認同感低,敵視周圍環(huán)境,內(nèi)心沒有留戀,是他們共同的特質(zhì)。

孩子犯錯時,家長首先要反省的,是自己沒有教育到,還是孩子故意做錯事以此來引起家長的關(guān)注和重視。

而不是,用嫌棄或暴力的方式,給孩子貼上標簽,再把他往不歸路上推一把。

我們種一盆花,發(fā)現(xiàn)它長得慢或葉子黃了,會想到是否光照不足,澆水不夠。我們養(yǎng)一個孩子,遇到問題時卻慣于責問,而極少反省。


這是可怕的。

06

第六句

“你們老師太過分了!”


“學校太壞了!”

“老師太過分了!”

“現(xiàn)在的教育真是太失敗了!”


發(fā)現(xiàn)老師布置作業(yè)多、教育方式不當,發(fā)現(xiàn)孩子在學校遭受委屈時,很多父母在不核實不調(diào)查的情況下,一味地偏聽偏信,當著孩子說過激的話。


試問:你的孩子不需要再交給老師和學校了么?你的孩子不打算接受學習和教育了么?

美國一起造成10多人死亡的校園槍擊案當事人回憶,他持槍殺害老師和同學的原因,是覺得他們都太過分了,而他父母也經(jīng)常給他灌輸老師和學校很垃圾的理念。

發(fā)現(xiàn)學校和老師有問題,當著孩子的面抱怨無濟于事,而是要行動起來,和孩子一起解決,并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明白:


一、誰都不是完人,包括你的老師,也可能有做得不對的地方。


二、私下怨恨是沒有用的,你只有去解決,才會盡可能爭取到權(quán)益。


三、即便發(fā)現(xiàn)了問題,也要敬畏老師和知識,因為你的成長離不開他們。

聰明的家長,從來不站到老師的對立面,而是懂得和老師肩并肩。

07

第七句

“不好好讀書,

將來有你吃的苦?!?/span>

“不聽老子言,吃虧在眼前。”

“現(xiàn)在不好好學習,將來有你后悔的?!?/span>

“再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span>

你如果去每個有學生的家庭蹲點,上面三句話保證你聽得耳朵生出繭子來。

當家長一遍遍嘮叨這些時,有沒有想過,初中畢業(yè)的鄰居,現(xiàn)在是資產(chǎn)千萬的老板;門口賣肉的大哥,也曾上過大學;而高中沒有上完的拆二代,也開著寶馬奧迪……

當我們灌輸?shù)睦砟詈同F(xiàn)實嚴重不符時,又如何能讓孩子信服?

關(guān)于讀書和命運、成績和人生,我們需要闡清的立場是:

努力讀書的話,你不一定就優(yōu)秀富有,時運不濟,身體不好,照樣窮困潦倒。


不讀書的話,你也不一定貧窮,掌握一門技能,碰上好運氣,也能賺到錢。

所以,孩子,成績無法決定你過怎樣的人生,但你的健康和努力卻可以。

08

第八句

“長大了你就明白了。”

“媽媽,我是怎么生出來的?”

“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span>

“爸爸,你為什么總是唉聲嘆息?”

“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span>

“這世上為什么會有窮人和富人?”

“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

生活中,當你的孩子向你求教問題時,你這樣搪塞過么?


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每一次回避和敷衍,就是讓孩子錯失一次認知自我和了解世界的機會?

比“長大了你就明白了”更有力的,是“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

當你真誠而坦然地陪孩子一起回答這些問題時,你將會發(fā)現(xiàn):

孩子教給你的,或許更多。

他不是給你搗亂添堵的惡魔,而是那個讓你看見初心、放下戒備、重新認知世界的天使。

你真該謝謝他,能夠挑選你來當他的父母。

09

第九句

“我寧愿你不善良?!?/span>

“好人沒好報,壞人太猖狂?!?/span>

“當個好人實在太難了?!?/span>

“孩子,我寧愿你不善良?!?/span>

在很多公眾場合,我聽見很多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公開這么說;在很多文章里,我們也見很多人這樣聳人聽聞地寫過。

但我們有沒有考慮過,這些論調(diào)會在孩子心里播種下怎樣的種子:鼓動他當一個壞人?還是讓他從小與善良為敵?

其實,聰慧的父母都懂得,每一起關(guān)乎黑白善惡對立、好壞是非較量的事件,都是對孩子教育的最佳時機。

孩子最需要的,是正確而立體的善惡觀。

我們需要通過具體事件引領(lǐng)孩子懂得:

真正的好人,是有原則,有底線,知進退,辨是非,而不是一味的老好人。

真正的善良,是有鋒芒,有膽略,勇承擔,懂風險,而不是一味的愚善者。

好人和善良永遠沒有錯。錯的是,因一次傷害就歪曲和誤解了它們的人們。

10

第十句

“現(xiàn)在的世道太壞了?!?/span>

“如今真是世風日下?!?/span>

“這個世界太可怕了?!?/span>

“世道太壞了,日子越來越難了?!?/span>

每個時代,都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每個今天,都是唯一的當下,也是無法重來的過往。

除了面對,我們別無他法。


因為,每個時代里,都有優(yōu)秀而杰出的人,忠誠而無畏的人,也有怯弱而卑鄙的人,懶惰而自私的人。

有時候,時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成為怎樣的父母,想成為怎樣的自己。

對于孩子來說,某種程度上,父母就是他的天地與世界,時代和歲月。



閑時花開(ID:xsha369):作者劉娜,80后老女孩,情感專欄作者,原創(chuàng)爆文寫手,能寫親情愛情故事,會寫親子教育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責任編輯 | 賈文藝


*本文轉(zhuǎn)載自中國教育報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

會員登錄
登錄
我的資料
留言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