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進校園——初2019級防校園欺凌講座發(fā)表時間:2020-01-05 15:40 法治進校園 初2019級防校園欺凌講座 2019年6月29日,蔡依林憑借以真實校園暴力事件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歌曲《玫瑰少年》,獲得第30屆臺灣金曲獎“年度歌曲”; 2019年10月15日,以抵制校園暴力為主題的電影《少年的你》上映; 2019年我國依然在不斷完善有關“校園欺凌”的法律制度; 2019年是校園暴力被更多人關注的一年,是逐漸走入大眾視野的一年。 2019年12月25日,成都實外新都五龍山學校初2019級也迎來了一次主題為《少年的你--尊重生命,保護自我;杜絕校園暴力,構建和諧校園》的講座。 來自四川君益律師事務所的羅澤鋒律師為初一年級全體同學開展了這次講座,以法律作為支撐,案例貫穿始終。為大家講解了:什么是校園暴力?什么樣的人容易成為校園欺凌事件的受害者?校園暴力形式、行為有哪些?國家關于校園暴力的相關規(guī)定是什么?嚴重的校園暴力會導致哪些嚴重的后果?如何預防校園暴力?六個方面的內(nèi)容。 在列舉校園欺凌形式時,言語欺凌和社交欺凌也被列入其中,這是孩子們?nèi)穗H交往中容易忽視的盲區(qū),有時不以為然的舉止和玩笑就會對別人造成傷害,不自知地就會成為校園欺凌的參與者,值得一提的是,羅律師在講座中明確了常見的校園欺凌行為,這可以讓同學們及時審視自己,杜絕自己或主動或被動地成為校園欺凌的參與者。除此之外,羅律師不僅站在被欺凌者的角度給予了鼓勵與支持,還站在欺凌者的角度深刻地分析了欺凌者之所以成為施暴者的原因。人們同情受害者,指責施暴者。但那些視頻中咄咄逼人甚至變著花樣施暴的未成年人,其實也是“受害者”。他們在施暴后同樣會產(chǎn)生心理壓力,也需要心理疏導。 我校明確的三條紅線之一的“嚴禁欺凌”在本次講座中得到了再一次的強化。當同學們看到那些校園暴力的真實案例時,他們的氣憤和思考,正是本次講座的意義,我們教會自己也教會孩子們用同理心去愛身邊的人,去試著了解他人的疾苦和喜悅,不但不做校園欺凌的參與者,也不做校園欺凌的旁觀者。即便寒冬已至,我們卻希望每一個孩子的內(nèi)心都不會經(jīng)歷寒冷,永遠春暖花開。 文字:唐和一 圖片:潘佳瑞 排版:吳思璐 審稿:李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