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載 | 新聞聯(lián)播的康輝火了,他的成長經(jīng)歷,藏著5點教育啟示!老師、家長必看!發(fā)表時間:2019-08-07 11:29 精彩導讀 如果從通過讀書認識更廣闊的世界這個角度出發(fā),那么讀書真的是一件最實用主義的事情。不用考慮那么多,盡情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以及所有那些令你身心愉悅的美好就夠了。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主播康輝表示,很多人感嘆《新聞聯(lián)播》好像不是過去那個《新聞聯(lián)播》了,其實它還是那個《新聞聯(lián)播》。該高大上絕不低姿態(tài),該接地氣也絕不端架子。 給孩子選擇的權(quán)利 是對他們最好的尊重 小時候,他就是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是老師眼里的好學生。其實,康輝是一個表面上很聽話、內(nèi)心卻有自己主意的孩子,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不管父母老師說什么都點頭稱是,但至于接不接受,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這些“小九九”在關(guān)鍵時刻就會爆發(fā),顯現(xiàn)出能量。 康輝考試成績單圖片來源:@達人鈞鈞 康輝初中時雖然數(shù)理化成績很好,但因為自己更喜歡文科,于是他中考時放棄了省重點學校,而報考了文科實力最強的師大附中。上世紀80年代,“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一句流行語,康輝的父母也都是理工科出身,因此康輝的這一選擇讓周圍人大跌眼鏡。 康輝另一個力排眾議的選擇就是報考中國傳媒大學(原名為北京廣播學院)播音專業(yè)。其實康輝的高考成績高出重本線很多分,可他卻因個人愛好選擇了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主持專業(yè)。 大多數(shù)老師勸阻、連同學也覺得不可思議,但他還是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在反對和質(zhì)疑聲中,他成了贏家。如今回頭再看這些經(jīng)歷,康輝說很感謝自己的父母,父母對他一直沒有特別多的要求,從不干涉他的興趣愛好,尊重他的意見和選擇。 啟示 孩子正是通過不斷地選擇,才能學會如何做出明智的決定,可以塑造孩子積極主動、自信篤定、有責任感的好品質(zhì)。 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視他們的心聲,久而久之,他們會不想對家長說真話、不愛與家長交流。 堅持,最難,卻也最有意義 “不然……干脆轉(zhuǎn)專業(yè)算了。”可是,每當出現(xiàn)這種想法,他都會告訴自己: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但奇怪的是,就在這一次次的反復中,忽然有一天他通曉了一切,過去每堂課的煎熬忽然就變成了享受。 直到一份成績單擺在他面前——在那次考試中,他拿了全班唯一的滿分!之前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這給了他一絲信心,讓他開始覺得自己每天學的東西是有意義的。 啟示 每當孩子完成一個小目標或者小任務(wù),家長要對孩子的努力表示肯定,這不僅可以幫孩子樹立自信心,還可以激勵孩子更加努力。 當然,在培養(yǎng)孩子堅持這件事上,家長要以身作則,如果家長做什么事情都堅持到底,那這種堅持的精神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并傳遞給孩子。 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chǔ) 這種不安于現(xiàn)狀的心很快反映在工作上,被一個細心的朋友發(fā)現(xiàn)并提醒他: “我看到你播出了,但我覺得你不是很認真。”“如果第一次看到你的人,就覺得原來這個主持人態(tài)度不認真,那么別人完全有理由換臺。” 啟示 今天的努力,藏著孩子未來的底氣 正是“天分+努力”的態(tài)度,讓康輝的職場生涯穩(wěn)中有進。人們常以為《新聞聯(lián)播》的主持稿件都是會提前準備好的,可實際上,由于新聞的時效性,主持人們經(jīng)常是在開播前半個小時,才能看到當天新聞的完整的稿件。所以開播前的準備過程都是驚心動魄、分秒必爭的。 啟示 努力絕不是愚笨,而是厚積薄發(fā)的大智慧;努力絕不是接受平庸,而是“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過程。 努力能讓孩子學會積極生活,努力能讓孩子獲得從零開始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的能力。 盡管那時候的閱讀并不系統(tǒng),往往是一目十行、走馬觀花,但康輝說很享受閱讀的過程,“讀到好的文字,很有快感”。長大后康輝發(fā)現(xiàn),恰恰是當時自己的閱讀的積累,豐富了自己的成長。 康輝說:“如果從通過讀書認識更廣闊的世界這個角度出發(fā),那么讀書真的是一件最實用主義的事情。不用考慮那么多,盡情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以及所有那些令你身心愉悅的美好就夠了”。 啟示 讓孩子潛移默化地理解閱讀的美好,而不是學習之外不重要的一件事,或者上學之外多出的不得不做的新任務(wù)。 如果你沒時間陪孩子,請讓他閱讀,書會陪他,一個人在寂寞的時候懂得去看書,就不會太孤單; 如果你不會教孩子,請教他閱讀,書會教他,只要拿起書,他就能與各路大師進行一次深度的免費對話; 如果你害怕有一天自己終將離開孩子,不再能為他出謀劃策,也請教他閱讀,讓孩子永遠與知識相伴。 來源丨中國教育報 版權(quán)說明丨實外五龍尊重原創(chuàng),版權(quán)為原作者所有,若侵權(quán),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