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故事·十佳教師】李玉秀、蒲愛琳:巾幗綻芳華發(fā)表時間:2024-04-10 09:28 李玉秀、蒲愛琳: 巾幗綻芳華 -【師者故事·十佳教師】-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教育發(fā)展的第一資源?!暗乐妫瑤熤嬉??!背啥紝嵧庑露嘉妪埳綄W校奉行“教師同道”文化,堅持“引進一批,提高一批”的師資隊伍建設原則,圍繞“師德、師識、師才”的教師發(fā)展核心內容開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工作,以“提高平臺、減小落差、高位均衡”為師資隊伍建設目標,努力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推進學校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為了激勵先進,表彰2022-2023學年度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創(chuàng)造良好業(yè)績和做出較大貢獻的教師,根據(jù)《成都實外新都五龍山學校優(yōu)秀教師考評方案》,學校評選出了2022-2023學年度初中部“十佳教師”和高中部“十佳教師”。 他們擁有高尚的師德、先進的師識和深厚的師才,對學生嚴格要求、真情關愛,為“把懵懂少年培養(yǎng)成智慧青年”而勤學篤行、求是創(chuàng)新、躬耕教壇,是新都人民“家門口的好老師”。為營造學習和弘揚“十佳教師”的良好氛圍,我們將開展“師者故事·十佳教師”系列報道,為教師專業(yè)成長勾勒一幅知行合一的“路線圖”。 李玉秀,中共黨員,初中語文教研組組長、初2022級年級組長。她扎根教育21年,用耐心與匠心引導學生生成智慧、學會做人。她堅持用自己的愛心、細心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春風化雨,不拋棄、不放棄,讓學生在鼓勵和試錯中獲得成長。她熱愛教育,善于鉆研,課堂嚴肅而活潑,讓學生在循循善誘中學習知識、訓練思維、傳承文化。她悉心指導,學生多次在各級各類作文比賽、演講比賽、朗誦比賽中獲獎。她毫不保留地將自己在教育教學上的心得分享給“教師同道”,帶領學科團隊與年級團隊在教育教學的路上走得更遠、更快樂。 種夢深耕,與愛同行 “不拋棄、不放棄每一個孩子,不管他表現(xiàn)如何”,這是她的堅持。抱著這樣的信念,她關注每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給予他們不盡的鼓勵,促使他們不斷前進。 相比成績,她更關注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作為一個“人”的身心發(fā)展。語文課堂上細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回答問題盡量不加‘然后’”,“不要加口頭禪,咱們重新來一遍”;自習課中,注重糾正學生坐姿和站姿的問題:“腰板挺直”“頭抬高”。這些話語成為了孩子們經(jīng)常能聽到的提醒,學生學會了勤奮認真、腳踏實地;他們在質樸平凡的話語中找到前進的方向,在不浮躁的心境中用行動說話。 民主管理,嚴慈相濟 擔任班主任以來,她積極尋求科學、先進的管理辦法,在不斷的學習與摸索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班級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斷修煉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以適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她總是盡力引導學生自主管理班集體,所有學生都可以參與到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引導學生自主勾勒“理想班集體”構建的路徑。同時,班級除了班長、學習委員、紀律委員等核心班委外,幾乎所有成員都是班委,都有自己的管理職責,這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管理班級的積極性,增強了班級管理的透明度。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她注意將情感管理、目標管理、制度管理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班隊活動滲透在工作中,使班級處處、事事有人管,在整個班級里形成一種積極上進的風氣。同時,她注意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嚴格要求學生,引導學生養(yǎng)成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了學生健全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她走上講臺21年了,執(zhí)著地行進在教育的路上,在簡單的生活中,為每一位學子實現(xiàn)夢想做出她自己的努力。21年來,她用自己的良心、愛心、責任心送走一屆又一屆學生,積極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成績下降時,她會幫助學生認真分析原因,并及時和家長溝通交流,鼓勵他們樹立信心,迎頭趕上;學生心情不好時,她會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進行心理的疏導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取得進步時,她真誠地為學生感到高興,鼓勵學生再接再厲,精益求精…… 守正創(chuàng)新,無需揚鞭自奮蹄 在教育教學研究的道路上,她不斷學習,勇于探索,堅持學習新的理論,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以認真扎實的工作作風和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敬業(yè)精神,對學生循循善誘,在專業(yè)的教學過程中、鉆研不斷、嚴于律己。 雖然平時工作事務繁多,但她始終知道何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無止境”,也懂得“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道理,所以只要有學習機會,都會以“空杯心態(tài)”進行學習。除了參加校內外常規(guī)教研活動之外,她還利用周末時間參加“文翁大學堂”的研討活動,參加新都區(qū)的班主任工作坊、成都市學校心理輔導員B級資格培訓,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并在自己的管理過程中加以實踐,以此不斷提高專業(yè)能力。同時,她還堅持專業(yè)閱讀、筆耕不輟,《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班主任工作漫談》《給教師的建議》《非暴力溝通》《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實施手冊》等書籍常備案頭。她不斷學習教育新政,更新教育理念。她想,她的終身學習既提升了自身的教學和管理能力,也給學生做出了表率——人在任何時候都需要學習。 以身作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她總是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她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并做好。她不吝惜自己的休息時間,參與到孩子們的成長中,也不懼怕生活工作中接踵而來的挑戰(zhàn),她愿意用自己的堅持與智慧換來一年又一年的桃李芬芳。 在教育這片星空中,她雖然不是最璀璨的那一顆,但是始終在努力閃爍,以自己的光芒去照亮每一個孩子。在未來教育教學的旅程中,她將不負韶華與初心,勇敢逐夢,砥礪前行! 蒲愛琳,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中學英語一級教師,成都市高三優(yōu)秀教師、新都區(qū)優(yōu)秀青年教師、新都區(qū)教育系統(tǒng)優(yōu)秀共產黨員,成都市教育學會外語專業(yè)委員會會員,新都區(qū)高考研究中心組成員,成都市路躍名師工作室成員,現(xiàn)任我校高中英語教研組組長。 蒲老師長期作為主研人員參與市級課題研究,曾獲市“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評選活動高中英語組一等獎、中學英語教學優(yōu)秀論文評比一等獎,多次獲得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多次參與市級高中菜單培訓獻課和講座。 所在家庭榮獲2019年成都市“最美家庭”和2019年四川省“最美家庭”提名。蒲老師長期負責學校外語外事活動,如“美國緬因州法爾茅斯回訪交流”、“美國知名中學專家交流團訪?!?、“瑞士迪森蒂斯高級文理中學回訪”、“英國約克大學教授訪?!钡?;她曾多次帶隊參加模聯(lián)會議,指導學生獲“最佳代表團”、“最佳代表”稱號,并獲得“USAD(美國十項全能)優(yōu)秀教練”稱號。 開拓創(chuàng)新求精進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p>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高中英語教師,蒲愛琳老師一直保持著開闊的國際視野與敏銳的跨文化交際意識,秉持著“開拓創(chuàng)新求精進”的教育理念,探尋著教育教學的科學與藝術。 在她的課堂里,開拓創(chuàng)新如同一把魔法鑰匙,為學生們打開了無限的思維空間。她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通過引入新穎的教學方法、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貼近實際的語言應用場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激情。從單詞、語法到實際口語交流,蒲愛琳老師總是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從而更加主動地投入到語言的學習中。 在專業(yè)發(fā)展方面,蒲老師要求自己持續(xù)不斷地求精進。她始終保持著閱讀的習慣,經(jīng)常參與各類培訓和課題研究,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她勇于接受新的挑戰(zhàn),不斷拓寬自己的學科視野,保持了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情和責任心。 嚴格要求啟智慧 “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p> 蒲老師是一位以嚴格要求而成就學生智慧的高中英語老師。她認為,只有通過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才能激發(fā)他們潛在的學習潛力。精巧的設問、多樣的課堂活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拓展著學生的思維邊界,使學生形成了高度的學科自覺,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生成著智慧。 蒲老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文化活動,鍛煉他們的溝通、合作和領導能力。希望他們在學科學習的同時,培養(yǎng)出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刻的見解。她深信,只有通過在嚴格的要求中不斷挑戰(zhàn)自我,學生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展現(xiàn)出真正的智慧和領導力。 真情關愛伴成長 “似水柔情滋學子心,真愛如陽照成長樹。” 蒲老師不僅在工作上創(chuàng)造了卓越的業(yè)績,更以她對學生的真情關愛而備受尊敬。她視每一位學生為獨特的個體,用心去了解他們的興趣、夢想和困擾,為他們提供溫暖的育人環(huán)境。 在蒲老師的班級里,真情關愛不僅是一種教育理念,更是一種情感的延伸。她時常與學生建立起緊密的師生關系,不僅僅關注他們的學業(yè)成績,更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成長歷程。對于學生的困擾和問題,蒲老師總是耐心傾聽,給予理解和建議,成為學生們可以信賴的知心朋友。 蒲老師對學生的真情關愛不僅體現(xiàn)在言傳身教上,更在她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指導上得以展現(xiàn)。她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差異,用心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自身潛能,引導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蒲愛琳老師以她的真情關愛,為每一位學生的成長提供了堅實的支持。在她的呵護下,學生們不僅在學業(yè)上獲得了成就,更在人生的征程中收獲了深刻的體驗和珍貴的友誼。 - END - · 編輯:王少輝、范曉雅 · · 初審:王少輝 · · 復審:張 盛 · · 簽發(fā):李 俊 · 微信公眾號: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五龍山校區(qū)(中學部) 咨詢電話:028-61622555 19981231166 學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區(qū)三河街道龍山路19號 微信公眾號:成都實外新都五龍山學校(小學部) 咨詢電話:028-61625252 學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區(qū)三河街道龍山路18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