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華誕啟新篇 核能科技領后浪發(fā)表時間:2021-03-19 19:12 百年華誕啟新篇 核能科技領后浪 國家脊梁 和藹謙遜 于俊崇,1965年畢業(yè)于南京工學院(現(xiàn)東南大學)。參加工作后一直在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及其前身單位從事反應堆熱工水力與安全、核動力總體等設計研究工作。先后組織或主持我國軍用、民用反應堆的研制、工程建設等工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榮獲國防科工一等功2次、國家五一勞動獎章1次;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fā)的重大貢獻獎及金質(zhì)獎章1次,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有如此殊榮的于院士在面對自己的榮譽時卻謙遜的說了一句話:“功勛都是集體的功勞,自己只是其中極其普通的一員。”這讓在場的孩子們感慨萬千,感慨他那謙遜的態(tài)度,感慨他那無私的精神,同時也激勵了我們。于院士,五龍的孩子們向您致敬! ![]() ![]() ![]() 核能科技 國家衛(wèi)士 于俊崇院士詳細介紹了核科學與技術的發(fā)展歷程,闡述了核能科學與技術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于院士回顧了“兩彈一星一艇”的核工業(yè)奮斗歷史,更以身邊的普通人物的故事,講述了核工業(yè)的科技工作者義無反顧地響應國家號召,投身大山溝中的909基地,為“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這一句話而拼搏與奉獻一生。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感生動地詮釋了“909精神”——奉獻。正是我們的科技工作者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甘于清貧、不怕困難、勤于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安寧。而這些精神品質(zhì),正是我們新時代的中學生必須具備的。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加油,五龍的少年們,為了國家榮譽而努力學習和奮斗吧! ![]() ![]() 尖端科技 安全可靠 “核能發(fā)電是安全的!”于老對于大家普遍比較關心的問題做了肯定的回答。于老以核電廠為例,以結(jié)構(gòu)清晰、色彩鮮明的圖示和簡練精要的文字深入淺出地解釋了“三道屏障”、“五道防線”的核安全保障體系,闡述了核能發(fā)電的安全性,也提出核安全技術是不斷發(fā)展的,我們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核安全問題。于老耐心細致的講解贏得了五龍學子陣陣熱烈的掌聲,在大家意猶未盡之時,這場饕餮盛宴落下帷幕。這場科技盛宴,讓大家了解了我國的尖端科技,在同學們獲得知識的同時,更增強了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我們堅信,在未來,一定會有五龍的學子投身到建設我們的國防事業(yè)中去。加油,五龍的學子們,為了祖國的強大而奮斗吧! ![]() ![]() ![]() 最后,李俊校長代表實外五龍山校區(qū)對于俊崇教授的到來致以崇高敬意,向新都區(qū)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自強,新都區(qū)教育局副局長黃艷敏,新都區(qū)教育局黨委辦公室主任陶鳳,新都區(qū)教育局德育與宣傳工作科科長史美,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核安全中心主任鄧堅等領導的到來表示歡迎,更號召實外五龍學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將來成為一名卓越的報效國家、造福人民的核科學家! END 撰稿:馬杰 | 攝影/排版:范曉雅 | 審核:張盛 ·掃碼關注我們· ![]() 微信公眾號: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五龍山校區(qū)(中學部) 咨詢電話:028-61622555 19981231166 學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區(qū)三河街道龍山路99號 ![]() 微信公眾號:成都實外新都五龍山學校(小學部) 咨詢電話:028-61625252 學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區(qū)三河街道龍山路100號 |